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2023年度关于博物馆管理、运行和公共服务文化工作情况的公示
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:
为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,现将本馆管理、运行和公共服务文化工作情况公示如下:
一、博物馆基本概况
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成立于2006年,坐落于青海省西宁市生物园区经二路36号,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藏医药为主题、藏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型国家一级博物馆。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,展陈面积3.2万平方米,由南北两馆组成,并设有青海大学民族医学分馆。拥有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物7万余件/套,含国家珍贵文物2003件/套,其中,国家一级文物158件件/套,二级文物406件/套,三级文物1439件/套。具有较高的历史、文化和科学价值。
二、管理工作情况
组织架构与制度建设: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,设有如行政管理部、人力资源部、财务管理部、展览策划部、保研典藏部、游客服务部、安全保卫部等九个部门,各部门职责明确,分工协作。同时,制定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,包括藏品管理制度、展览策划流程、人员考核制度等,确保博物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、规范有序进行。
人才队伍建设: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,通过组织内部培训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,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。
安全管理: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,建立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。配备了先进的安防设施设备,如监控系统、消防系统等,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。制定了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,定期组织员工和志愿者进行安全演练,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、有效地应对。过去一年,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。
三、运行工作情况
藏品管理:对馆藏文物进行了全面的清查、登记和保护。建立了数字化藏品档案,实现了藏品信息的信息化管理,方便查询和利用。在文物保护方面,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采用先进的保护技术和设备,对部分珍贵文物进行了修复和预防性保护。过去一年,完成了20件(套)文物的修复工作,有效延长了文物的寿命。
展览策划与实施:围绕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,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多个主题展览。在展览策划过程中,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观众兴趣点,注重展览内容的专业性和趣味性相结合。过去一年,共举办临时展览11个,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。同时,积极参与国内外博物馆的巡回展览交流活动,提升了本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学术研究:鼓励员工开展学术研究工作,围绕馆藏文物和博物馆相关领域,设立了多个研究课题。过去一年,邀请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前来交流,促进了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。
四、公共服务文化工作情况
开放服务: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实际情况,合理调整开放时间,确保公众能够安全、有序地参观。2023年,本馆共对外开放361天,接待观众72.8万人次。在开放期间,为观众提供了优质的服务,包括咨询引导、讲解服务等。设置了观众休息区、母婴室等便民设施,为观众营造了舒适的参观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