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物借展|中国·唐——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(7至10世纪)展: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馆藏唐代文物赴法国参展
在2024年11月20日至2025年3月3日期间,一场超精彩的“中国·唐--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”(7至10世纪)的主题展览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盛大开展啦!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法国文化部指导,汇聚了中国10个省、区、市共32家文博机构的珍藏,精心挑选出超过200件(套)精美绝伦的文物,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馆藏的11件文物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,包含6件一级文物、3件二级文物、1件三级文物、1件珍贵文物,以独特视角展现了唐代青海的璀璨文化与民族风情。
此次借展的展品有:
1、嵌松石立凤金饰件
嵌松石立凤金头饰,呈孔雀开屏式样,采用锤揲、镂空等工艺制作而成。表面花纹呈镂空状,其造型可分为三个部分,最上一层为缠枝卷草纹,下面为叶片状,镶嵌有不同规则的绿松石,虽然有部分镶嵌物现已脱落,但仍耀眼夺目。中间为一站立的凤鸟形象。身体部分饰鱼鳞纹,羽翼由金片锤揲而成,以桃形叶片对称舒展,其边缘饰镶嵌绿松石的联珠纹勾边,镶嵌物均已脱落,双足直立以金丝薄片扭搓成紧凑的螺旋状,轮廓清晰,造型别致,工艺精湛。
2、嵌宝石金鹅饰件
嵌宝石金鹅饰件呈一鹅回首之姿的造型,由锤揲、镶嵌等工艺制作而成。该鹅呈展翅之姿,颈细长,鹅的双翅呈条形状,并镶嵌有不同规则的红珊瑚和绿松石,鹅腹部为圆形,并镶嵌有较大块的绿松石,尾翼为联珠纹形的凹槽,其镶嵌物均已脱落。鹅的双眼嵌有黑色的宝石,嘴唇部分镶嵌有红珊瑚。颈部及尾翼略有残损。整件制作精致,造型美观。
3、鎏金化生童子银饰片
鎏金化生童子银饰片是采用锤揲、錾刻工艺制作而成,呈花卉形,表面錾刻细密的线条做成花瓣,制作精美,工艺精湛。吐蕃金银器造型生动、纹饰丰富多彩、富于民族气息的独特文化面貌。
4、红地联珠对羊纹锦
红地联珠对羊纹锦,斜纹经锦,黄色地上红色、蓝色显花,图案相连的联珠团窠对羊纹为骨架,团窠外水平方向为十字花纹铺花,最低端为雉堞纹样;团窠为四组联珠,六个一组,由回字形方块相隔。团窠内一对羊相向而立,羊身形健壮,四腿修长,头部长有两只弯曲的角,颈部侧系有绶带,随风向后飘成三角形。
5、红地团窠对马纹锦
红地团窠对马纹锦,斜纹经锦,绛红地上以蓝色、黄色、红色显花。主题联珠纹团窠对马纹和花卉纹,团窠内一对翼马立于棕榈花台上,头顶置一朵花,鬃毛竖立,马颈系联纹项圈及绶带后扬,背生双翼,翼间装饰有联珠纹,翼马前一足相对腾起,作行走状。团窠外四周有花卉纹。
除此之外,红地对孔雀纹锦、鎏金狮子纹银饰片、兽面纹金腰带、银鎏金花盘立凤饰片、鎏金卷草纹银饰片以及玉马等珍贵文物也在此次借展之列。这些展品宛如一把把精巧的钥匙,引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,开启通往盛世大唐的奇妙之门,让我们跨越国界,领略唐文化在异域绽放的光彩!